叶翁网叶翁网

叶翁网
叶翁网 YeWeng.Cn 专注于易学风水知识交流,感恩您的关注与分享。
文章5345浏览175045

道教诸神 四御

四御就是指主管三界的四位天帝

分别是:

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

中天紫薇北极太皇大帝

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

承天效法后土地袛

三清、四御统率天地万神,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

诚所谓:九九道成至成真,三清四御朝天节。

玉皇大帝

百姓心中最高、最大的尊神

玉皇大帝的全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御历万道无为大道明殿昊天金阙至尊玉皇赦罪大天尊率高上帝。”居于太微玉清宫。玉皇大帝在中国民间的影响极大,民间将其视为天上的“皇帝”,万神世界的最高统治者。

玉皇大帝

唐朝诗人韦应物曾作诗曰:

昔有道士求仙术,灵真下试心确然。

千钧巨石一发悬,卧之石下十三年。

存道亡身一试过,奏之玉皇乃升天。

云气冉冉渐不见,留与弟子但静坚。

诗词中所说的玉皇,就是我国古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天上皇帝,一般称为:玉皇大帝、玉皇上帝,或者直接称之为:玉皇、玉帝。

关于玉皇大帝,就是我国民间老百姓口中常说的“老天爷”。至于为什么是要如此称谓,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想象昔时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天的敬畏。“老”是有“大”、“久远”的意思,“爷”是尊称。显而易见,地上是有人间的皇帝统治,天上应该是也有统治地上皇帝的神仙皇帝。那么昔时古人基本以农耕为主,对四时天气的变化尤为关注,因为其关系到每年农作物收成的好坏,意识当中便不由自主的滋生了天上应该存在掌管雨水等气候变化的神仙,而这些神仙是也应该有管辖他们的皇帝,为了同地上皇帝有所区别,便将其称之为“天帝”。

而有关“玉皇”“玉帝”的称谓,最早是出于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撰写的《真灵位业图》中,其是这样表述的:

玉清三元宫上第一中位右位第十一

玉皇道君

右位第十九———高上玉帝

因为当时的道教所尊奉的最高尊神是三清,所以陶弘景将玉皇道君、高上玉帝两位尊神,在其撰写的《真灵位业图》里,排位在玉清元始天尊属下。

直至到了唐朝,因为当时的李氏朝廷尊奉老子,信奉道教,有关对玉帝的信仰是也在民间开始普遍开来。需要说明的是,唐朝的玉皇、玉帝,已然非是《真灵位业图》中的那两位尊神。因为,当时道教中的玉帝已经同民间普遍信仰的天帝融合在一起,认为玉帝就是天界最高尊神,掌管天上所有的神仙。

道教以正月初九为玉皇大帝的诞辰日,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玉皇诞”。明朝学者王奎对此是这样表述的:“神明降诞,以义起者也。玉帝诞于正月初九日,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故道教认为九是纯阳极数,神圣而又神秘,因此但凡是重要事物均以九来称谓。

如:将“天”称之为———九天、九重天、九霄,将地称之为———九州、九地,将水称之为———九渊,将冥境称之为———九泉、九幽,将神仙称之为———九仙、九真、九神、九皇、九帝,将星寰称之为———九曜,将道家修炼的丹药称之为———九丹等等。

道教又将每年的腊月二十九日定为玉皇大帝出巡考察的日子。据民间传说,这一天的玉皇大帝身穿九章法眼,头戴珠冠冕旒,手捧玉笏,下凡巡视众生,考察人间善恶。在这一天的各个道教观宇纷纷举办道场,于当天晚上的子时举行接驾仪式,迎接玉帝的御驾,仪式非常隆重庄严。腊月三十日五更,送玉皇大帝返回天界。

紫薇北极太皇大帝

中天紫薇北极太皇大帝

大罗天阙,紫薇星宫。尊居北极之锆,位正中天之上。佛号金轮炽盛,道称玉斗玄尊。璇玑玉衡其七政,总天地经纬。日月星宿四时,行黄道紫垣。万象宗师,诸天统御。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万星教主,无极元皇。中天紫薇,北极大帝。

志心称玄都万寿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中天紫薇北极太皇大帝,在道教尊称为“万星之主北极紫薇大帝”,居住北极紫薇星宫汉天宫。执掌天地经纬,以率日月星辰和山川诸神,还有四时节气等自然现象。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上有“北极紫薇大帝掌握五雷也。”《玉枢经》中有“斗中复有尊帝二星,大如车轮 若人见之,留形住世,长生神仙。”

据《玉匣记》记载,紫薇大帝的诞辰日为农历四月十八日。又有十月二十七日的说法。

《上清灵宝大法》卷四有:“北极大帝则紫薇垣中帝座是也。按《天文志》云:南极入地三十六度,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天形倚侧。盖半出地上,半还地中,万星万炁悉皆左旋,唯南北极之枢而不动,故天得以旋转也。世人望之在北极而曰北极,其实正居天中。为万星之宗主,三界之亚君,次于昊天,上应元炁是为北极紫薇大帝也。”

据民间传说,紫薇大帝是元始天尊的第五化身,统率三界之星和鬼神,使得诸多神灵均对他行大礼,山川诸神也要觐见参拜他。紫薇大帝同时是还掌握着五雷神,可以随心所欲的呼风唤雨,役使雷电。

紫薇大帝居住在天的中央,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辰,以及四时节气。也就是说,紫薇大帝统率诸天,是一切现象的宗主 ,只服从玉皇大帝,听命玉皇大帝,在民间是仅次于玉皇大帝的尊神。

紫薇大帝的诞辰日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的民间百姓都要向紫薇大帝焚香祷告,祈求除灾降幅。

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

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

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是四御中的第四位,是由星宿演变过来的。同时也是上古六神之一。上古六神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勾陈、腾蛇(一种会飞的蛇)。

勾陈在上古六神中属土。古籍《易冒》中说:“勾陈之象,实名麒麟,位居中央,权司戊日。盖仁兽而以土德为治也……螣蛇之将,职附勾陈,游巡于前,权司己日。盖火神而配土德以行也。”螣蛇与勾陈同属土。

还有的说:勾陈为山。

在《奇门遁甲》中 勾陈被纳入八神之一。其八神为:值符、螣蛇、太阴、白虎、六合、玄武、九地、九天。

句:本音为you?俗写为“勾”。本意是弯曲,曲折之意。《说文》中解释是:“句,曲也。”注:“凡曲折之物 ,侈为倨,敛为句。”指六星的曲折状。

陈:布、列的意思。

勾陈在药材中又是雄黄的别称。

勾陈———古星宿名,属紫薇垣,古星名,有六颗星,属星座体系当中的小熊座阿尔法星。勾陈———既北极星。

勾陈———禀西方之金 为刚猛之神。在7月份好杀, 司兵戈、争斗、杀伐、病死。勾陈之方须防敌方偷袭。得奇门无忌。

勾陈是还有一个别称———南极老人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南极仙翁”。但是在道教的典籍当中,并没有发现有关“南极仙翁”的记载。道教典籍当中一般称作———南极老人星、南极长生大帝,或者老人星、寿星。

南极老人星是二十八星宿中的角和元,这两个星宿是二十八星宿之长,又称之为寿星。据民间传说,一旦发生战乱或者治安不好的时候, 一般不会出现,直至天下太平时才能看到。因此,每当他出现时,人们便争先恐后的向他祈求幸福和长生不老之法。

1981年甘肃武威发现一批汉朝竹简,上面记载了若干刑事案件,第一桩说的是汝南平民王姓男子殴打持杖老人,后来被判斩首弃市。第二桩说的是一位汉朝乡级的基层小官,因一位持杖老人有触犯法律的嫌疑,便擅自扣留老人,虽然没有殴打行为结果也被处以极刑,斩首示众。公元前32年,汉成帝颁布的诏令中规定,老年夫妻无儿女供养者,可获准经营酒类生意,并且一律免税。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南极长生大帝,为道教四御之一,协助玉皇执掌四时气候之神,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亦控制万物祸福生发之枢机。上座掌神霄玉清府,号玉清真王,总揽三十二天八区,于浩劫中能济度群生,普化众生,下化身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雷霆神部之根祖,同时位列神霄九宸大帝之首。

关于“持杖老人”的传说,在民间有很多种版本,这里就一一赘述了。既然是民间传说,基本上都是有其出处。我们后来所接受的均是最终的结合体。

后土皇地袛

后土娘娘

在道教神仙谱系中,后土皇地袛被视为养育人类的大地母亲,其信仰来源于人们对土地的崇拜。土地承载万物,为人类精神和肉身的栖息之处,因此先民们对脚下的这片土地充满了敬仰之情,由此而产生了“尊天亲地”之情。 故而人们便将土地人格化成为地神,这就是土皇,也称后土。后土为一位女性神祗,民间俗称后土娘娘,职责是掌管阴阳造化、山川河岳。在道教中,她的地位与西王母相同,都是先天真圣。在这里,人们似乎忘记了女娲的存在,可能女娲只是生育人类的母亲,却没有尽养育之责。为了更进一步完善人们心目中的神仙世界,大地母亲的形象开始出现。

在这个时候,人们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大地乃是盘古所开辟,一切诸神都是盘古的后裔,将大地比喻为母亲,只能说先民对能够孕育农作物、粮食的土地,充满了敬畏和崇拜。

但是,在《礼记》中却是这么记载的:上古时期,共工氏侵凌诸侯,霸有九州,与颛顼争夺帝位,没能成功,气极而怒触不周之山,使得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北移,地倾东南,江河南流。共工氏之子勾龙是当时负责土地的 后土,因为勾龙能够平定九州,所以后世将其恭拜为总司土地之神。如此看来,这后土之神乃是一位男爷们,这么后来却变成了女子了呢?

西汉文帝时期,认为地袛后土是同皇天上帝相对应的尊神,应该由国家统一祭祀。到了汉武帝以后,历代皇帝便将祭祀后土列入国家祀典。北宋政和六年九月(公元1116年),宋徽宗将地袛后土徽号更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袛”。

在我国的阴阳五行哲学之中,也就是道家学说,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对应与人则是男为阳女为阴,再一个就是土地能够滋养万物,供给人们食物,让人们繁衍生息;同时女人是又能够生养孩子,让人们繁衍后代。故而两者是在相互融合之后,取其共同之处,再渗入人们的主观思想意识,渐渐的后土就由最初的男神演变为女神,主宰天界后土。“后土娘娘”的称谓便由此而来。农历三月十八日是后土娘娘的诞辰日。

按照《释名-译天》中关于对“土”的解释是这样的:“土,吐也,能吐生万物也。”就是说农作物粮食是被天地由里向外吐出来的,同人类一样可以生养。故将土地称之为“地母”。好像有有本书叫做《地母经》,就是同农耕生产, 以及四时节气有关的书籍。其中是还有预言的成分……足见“地母”着实爱怜其之后代。

在民间是还有一个负责山川土地、粮食农作物的尊神———“社稷”之神。

“社稷”之神在早些时候则是由两个神聚合而成。一个是“社”神,乃是共工之子勾龙。一个是“稷”神,乃是黄帝玄孙颛顼之子后稷。

“社”神主要负责山川、河流、地理,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掌管土地的尊神。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同政治有着密切关系。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均建有“社庙”,是一个国家的尊严所在地方。

“稷”神主要负责农作物、食物。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是只有吃饱了肚子,方才会敬畏“天”,敬畏时任的统治者。所以,不论是哪一个时期的统治者,无不把搞活经济放在首位。而这无不是同土地有着密切联系。

“社”同“稷”合起来就是一个国家完整的象征。

当然,在我国不同地区对“土地之神”的称谓也各不相同。华北地区称“土地之神”为“土地爷”。华南地区称“土地之神”为“土地公公”。在福建南部、广东东北部的客家人称“土地之神”为“伯公。”台湾、东南亚一带,在正式场合称“土地之神”为“福德正神”。均为男性神仙形象。故在我国一些民间的土地庙里面,通常是有“土地娘娘、土地公公”两个神仙的塑像。同时一些土地庙是也有单独的“土地娘娘”和“土地公公”塑像,这主要是看当地的民间风俗了。

不过,不论是什么地方的“土地娘娘”和“土地公公”,均听命于“后土皇地袛”这位尊神。

叶翁网
上一篇: 生肖马1954年晚年运势:老话之中恒久不变的秘密,揭示幸福生活!
下一篇: 生肖羊:12月份12种命,你出生于哪个月份就是什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