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江南某村有户人家,人丁不旺,父亲英年早逝后,留下母亲与三个儿子相依为命,三个儿子成年后,只有二儿子,李雄娶了丁氏为妻。
可转眼三年过去,丁氏却迟迟未能生育,脾气暴躁的李雄受到村民调侃后,心情郁闷。于是便带着丁氏到处求医问药,结果都是于事无补,于是李雄整日以酒浇愁,家里的气氛也降到了冰点。
婆婆对丁氏是打心里的嫌弃,怪李雄冲动,花了家人的所有积蓄娶了一个不会生孩子的女人。
这丁氏从小也是命苦,在她出生刚满月时,孤儿的父亲便去世了。
从十多岁年开始就下地干农活,十五岁那年母亲改嫁,丁氏成了醉汉的继女,此后几年丁母又生了两个女儿。
每日醉汉喝醉酒回家后,就虐待母子俩。丁母忍受不了这种生活,就带着三个女儿回到娘家生活。
谁知娘家人不待见她们四个母女俩,母女们只能回到前夫家,相依为命,二十岁那年丁氏通过庙会相亲嫁给了李雄。
丁氏常被婆婆冷嘲热讽,甚至还当面嘲讽道:娶了个不会下蛋的母鸡。
丁氏听了是火冒三丈,却又无可奈何,谁叫自己的肚子不争气呢?因此婆媳关系也变得非常不和谐。
一日村里来了个算命先生,自称能知过去,断将来,丁氏便把算命先生请进家为自己批算八字。
算命先生看了丁氏的八字后,久久不语,丁氏见状后,心里着急万分,便对算命先生说道,不管是好是坏,但说无妨。
算命先生铁囗直断道:你虽已为人妻,但是你一生无儿无女,只因八字中偏印,正印旺过头。
印旺身强就是你八字格局,你性格强势,好与人争斗,跟家人关系紧张,常有出家念头,印是你八字中的土,土多克水,水主肾,你先天肾气不足。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丁氏听了算命先生批语后,心里感到莫名的失落,同时又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算命先生走后,丁氏心想,我若还在这个家呆着,今后也没好果子吃。而且还要忍气吞声,看人脸色,不如早点出家,图个心静,也未免不是一条出路。
次日丁氏便离家出走,去道观小住一段时间后,又觉的无聊至极,心烦意乱,心想原来出家人的生活也不容易。
于是决定回家,谁知走到村囗时,被村长拦住了,村长手指着丁氏的头大骂道,你害了你丈夫。
自你离家出走后,你丈夫去寻找你无果,便恼羞成怒,怪罪算命先生,一气之下失手把算命先生打死了,真是应了古人说的话,算命先生半路死。
之后官兵把你丈夫抓走,执行死刑,自古杀人偿命乃天理。
明日午时在县衙问斩,你现在赶去还能见你丈夫最后一面。
丁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到的都是真的,便加快脚步往家里赶,进家后,婆婆拿着棍子要打她,她又慌忙跑去县衙。
丈夫临刑前,丁氏赶到刑场,送丈夫最后一程,丈夫看到丁氏后,情绪激动,欲要挣脱束缚,眼神中充满悔恨,可想而知,丈夫直到临死前,心里是如何痛恨妻子丁氏。
随着刀起人头落,丈夫为自己一时的冲动,付出生命的代价,让人感到可悲又惋惜。
丁氏成了无家可归之人,迈着沉重的步伐又去了道观。
转眼丁氏在道观已经修行了十年,如今早已冠巾,成了一名道姑。
一日丁氏在做晚课,念颂道教经文,突然进来了一个面熟之人,心里瞬间起了波澜,此人正是婆婆。
丁氏十年未见婆婆,早已退去的当年的锐气,现在是满脸皱纹,满头白发,眼睛无神,心事重重。
婆婆也仔细打量着丁氏,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丁氏发现婆婆认出了自己。
毕竟自己修道十年了,心性,智慧自然也有所见长。丁氏给婆婆送去了一个慈悲的微笑,婆婆也朝丁氏笑,尽管这是苦笑,但还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婆婆先开口说道:大儿子得病死了,小儿子当兵后失联,如今我也是孤身一人生活。
丁氏听了婆婆这番话后,眼睛的泪水早已在湿润,心情沉重的说道:道观山脚下有一座小房子,是我师父出家前所居住的房子,不如你就住到那房子里,我会时常去照顾你。
婆婆婉言拒绝道,我不能干扰你的修行,你既然已经出家,就不该有亲情牵绊。
这时丁氏身后一位道士,声音洪亮的插话说道:我徒弟为你养老送终是尘世中必须要了结的亲情债。
如果她这一点还不能做到,她也就不配做我的徒弟。徒弟呀!你带老太太下山安顿好后,每日下山去照顾她,卯时去酉时回。丁氏回答道:秉承师父教诲,徒弟一定照做。
婆婆在丁氏的悉心照顾下,身体变好了许多,一年后,当兵小儿子成了军官,回来接走了母亲。
婆婆走后不久,丁母又找上门来,直言道,你这个扫把星,躲在道观里倒是清闲,因为你的事,我们家名声被你败坏了,如今你的两个妹妹都嫁不出去,村里人都说,我女儿克夫。
如果当年你不找人算命,你丈夫不会死,即使算命半信半疑也罢,你倒好既然跑去道观小住。
这时道士大声喝道:丁母有所不知,这是你们家家运所导致的结果,怎能赖在你大女儿身上呢?
找算命先生算命的人那么多,也没见什么问题。一个自己不反思,只顾埋怨别人的人都是心智不成熟的人。
你举家搬迁到没人认识你们的地方,这个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还在这里怪罪你大女儿,你于心何忍。
丁母听后觉得有些道理,无法反驳,只能当个愣头青回去了。
丁母走后,道士语重心长的对丁氏说:徒弟呀!修行最难的是修心,不是每天吃斋颂经就行了。还要经历一个又一个魔考,磨练心性,才能在修道路上有所得。
丁氏听后略有所悟说道:我还有一个心事未了,听说算命先生的父亲无人赡养,我想把他接到山脚下的房子居住,并像对自己的婆婆一样照顾他,不知他是否能打开心结接受我的赡养。
道士沉思片刻说道:真诚,用你那颗真挚的心去捂热他那颗冰凉的心。只要诚心诚意的对他好,就一定能了结此怨。
次日丁氏就找到了算命先生的父亲,真诚介绍了自己后,被赶出了家门,此后三个月每天去一次,并带上自己种的瓜果。
这一日算命先生的父亲终于开口对丁氏说道:我说我已经原谅了你,你信吗?你觉的你做的这些事值得我原谅你。扪心自问,如果我是你,你又当如何面对我。
丁氏被这一问愣住了,思考了片刻,开囗说道:如果我从哪一天开始都不来你家了,就说明,我已经心安了。
此后丁氏照顾了算命先生的父亲直到去世,至于丁氏在尘世中所有的冤亲债主都部了结,该开始内求修道了。
丁氏开始闭关修行三年,三年后出关时,丁氏成了一名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