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诨名,是小孩的专利,家长们苦心经营的宝宝名字,在孩子嘴里,往往不堪一击。
有主动型的。比如一 “章”姓女孩,父母给起名“章乐(yuè)”,倒念为“乐章”,担心小朋友搞错读音,上学第一天教女儿自我介绍:“我叫章乐(yuè),音乐的yuè,不是lè。”从此,世间就只有章乐(lè)了。
当然,被动诨名占主流。除了经典的“杨宜知”(羊一只)“朱逸群”(猪一群),还有不少凌云壮志,秒变俗物。比如:
一位父亲给孩子取名“嘉豪”,希望孩子未来出类拔萃,一入学,变成了“加号”;
寓意着权力、尊严、财富、智慧的“海龙”,变成了“害虫”;
寓意光明磊落、团结向上的“光昆”,惨兮兮的成了“光棍”。
还有,田禹罡:无论多么英勇无畏、不屈不挠,也得妥妥“舔鱼缸”;
王处生:如此关爱生命、渴望交流的名字,脱口而出“王畜生”。
壮士折了腰,美人当世立?想多了,婉约派也没了斯文。比如:
奚美辰:“美辰如画景如诗”,清新怡人?只是“吸煤尘”而已;
张婉儿:只一个“婉”字,身姿卓绝、暗香浮动,回头一看“脏碗儿”;
范彤:热情如火,香艳逼人吧?No,“饭桶”!
爆粗口了不是?别太认真,还有上诅咒的呢。毕思涵:涵字表示涵养、包容,寓意着既善于思考、又有广阔胸襟。小兔崽子直咒“必死汉”,令人汗颜。
坑完国人坑老外。
一位法国摄影师在中国娶了郑姓姑娘生了女儿,英文名Laetitia,意为愉快和幸福,户口登记为“郑菈茜”,优雅、独特还透着几分高贵。结果上了国际学校,同学不认识字,直喊“正拉西”,妈妈脸都绿了。
此外,地方口音也提供了契机,比如四川人把“咸”读作hán,导致大气威猛的帅哥“韩宇”,秒成“咸鱼”,百口莫辩。
细细究来,这都是因为谐音或外形相似的字引起的,童言无忌,难免出口成“脏”。但是,谐不谐音、相不相似,小学生都能脑洞大开。比如:
龙吟:龙吟九渊,霸气十足,分分钟被叫成了“淫龙”;
田可乐:取意“甜可乐”,希望孩子一辈子远离疾苦,反被叫成“苦咖啡”;
还有位姓“戈”的女生,父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给女儿起名“戈璧”,既弱化了姓氏中的金戈之气、又取意“美玉”,多好的名字。谁知进校后一直被同学叫作“马拉”,时间一长,都没人叫原名了。
面对小神兽的围猎,正在起名的家长们,准备好接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