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就是古时候的数字,数字是一切智慧的第一步,一个人可以不识文断字,但是不可以不识数。现在你如果说某某人不识数,那是骂人的,意思就是他是傻子,或者是白痴。一切文明的源头也是从数字开始的。天干就是十个数字,地支就是十二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也是数字,和十天干的区别是,十天干是循环的,甲到癸下一个又是甲。地支也是循环的,子到亥后一个又是子。一到十以后是十一,一直往上可加,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万而亿,没有穷尽。
人皇氏功绩是“出旸谷,分九河”。人皇氏时期最大的贡献是发现大海,大陆的周边全是海洋,旸谷就是大海的意思。早晨向东方,放眼望去,无边无际,太阳从海里升起,古人认为太阳是金乌,会发光的鸟,有很多只,一天升起一个,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到大海中沐浴,再游回东方,再升起。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后来有人数了一下,总共十只,为他们起了名字: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简化后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日依次而出,十天一个循环,有一天十日并出,英雄大羿,是个神箭手,射掉了九只,剩下一只,直到现在,这只太阳还在。既是神话也是历史。
后来发现晚上也有一只会发光的小兽在天上,上天以后三十天落下,而且每天变换大小,初一最小,十五最大最圆,然后再一天一天变小,三十天变回最小,落下,然后初一后重新上天,周而复始,从不间断。有人数了一下,一年有十二只循环。也给他们起了名字: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简化后的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道家所说:“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源于上古历中“一年有五行,十个节,每节三十六天”,每行七十二天。五行,初义来源于五运五气五风。所谓“五行之气”,实际就是以中原为本土,而感受到四边的四方季风。一般来说,东风来时,春季降临。西风来时,秋季降临。南风来时,夏季降临。北风来时,冬季降临。无风之时,酷暑之季也。上古人认为,太阳与季风都是形成五季变化的原因,由此形成与太阳及五风相辅相成的阴、阳五行历。
十二地支兽也分为六对就是六时: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厥阴,阳明。十二支细化就是二十四气和七十二侯。五日为候,三候为气,两候为时,四时为岁,一年有二十四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各候均与一物候现象相应。
文明起源于文字。文字又起源于天文。天干地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现代文明,从天文退到人文,从人文退到语言,再从语言退到纯粹的符号与逻辑,看见天干地支,觉得神秘,认为复杂,其实在古代这些是常识,人人都会。天干地支和今天的钟表差不多,就是古代的钟表的产物。天干是天文模型,地支也是天文模型,天干地支组合更是天文模型。现代西方的钟表只是一天之内的时间模型,我们华夏古代的时间模型,不但有一天的,还有一年的,还有比年更大的模型比如天年,还有元和运。
现代文明用望远镜和其他手段观察天体,验证了古人的许多结论。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直径大小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3万倍,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太阳也在公转,绕着银河系的银心转,周期大概是2.5亿年,太阳也在自转,其周期在日面赤道带约27.2天。八大行星除地球外肉眼能见的行星有五个,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地球在金星和木星之间。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在大约6585天,18年的周期内,约发生月食28次,日食约43次,其中有12至13次为月全食。由于水星公转一周大约需要88天,金星需225天,地球365天,火星687天,木星4333天,土星10760天,求出这几个数字的最小公倍数,“五星连珠”180年就能出现一次。粗略点60年 一次。用天干地支表示,正好一个甲子60年。这是三元九运的理论基础。
如果以地球为中心,五大行星太阳月亮相对于地球的视运动,回归合会周期分别是水星115.88天,金星需583.92天,太阳365天,火星的是779.4日,木星398.88日,土星378.09日。太阳月亮及五大行星,就像一个大钟表的七个指针。太阳是年指针,月亮是月指针。土星是最慢的指针30年转1圈,木星12年1圈,火星15年7圈,金星8年5圈,水星8年25圈。五大行星运行到和今天同样的位置需要120年。
木星是第一大行星,木星直径是地球的11倍,质量是地球的318倍。绕太阳公转半径是地球公转半径的5.19,公转太阳一周要11.8年。太阳第一大他第二大,木星的循环周期是12年,对应十二地支十二年。两个六十甲子就是120年,也叫天年。土星是第二大行星,直径是地球的9倍,质量是地球的95倍,绕太阳公转半径是地球公转半径的9.51,绕太阳一周需29.5年。土星的循环周期是30年,木星12年土星土星30年,最小公倍数是60年,正好一个天干地支循环,一个甲子60年。
结合180年周期和120年周期,最小公倍数是360年。360天是真正的天年,应了地上一天,天上一年。天干地支60甲子,360是重要的数字,中国人用到了精妙。一元等于360运,一运等于360年,一元为129600年。一年分为12个月,360天,四时,五行,六运,八节,24气,72侯,六侯为一个月,五天为一候,一天对应一年分为12个时辰,360分。6刻为一个时辰,5分为一刻。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纪月,记日,计时。就是四柱,八字。四柱预测,八字算命一度很流行。天干地支五行六运是风水命理师的主要武器。可以说天干地支包含了许多宇宙密码,是华夏文明的天根地源。